视频学校提供。
7月7日,暑假中的大学校园格外静谧,但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结构件精密制造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GF加工中心),却是一派热火朝天,22岁的金城扬正调试着自主研发的航空夹具。这位退伍军人身份的职教学子,正带领着团队攻克国产大飞机薄壁件加工的难题。
团队成员。学校供图
“特战队教会我死磕到底,精密制造需要同样的意志。”金城扬说得掷地有声。2022年,他入伍云南武警,凭借训练获得多项单科第一的优异成绩,以唯一浙江籍新兵破格进入支队特战队。
如今,退伍后重新回归校园,他把“工匠+军人”的坚韧品质注入0.01毫米的执着。每当遇到研发过程中的困境,金城杨总是想起特战队老班长的一句话:“合理的叫训练,不合理的叫磨炼,折磨你的叫历练。这不过是又一次的历练而已。”
工作场景。学校供图
这支“00后”团队来自全校多个专业:机电专业的章永浩设计出多级连杆机构,会计专业的胡秀秀优化了成本控制方案,电气自动化的茅瑜恺则负责设备稳定性验证。
“没有传统学科边界,只有解决问题的协作。”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这个研究中心,跟着导师三班倒,在车间记录下100多条工艺缺陷笔记。
正是这些源自生产一线的孜孜不懈的努力钻研,催生了“分段动态切削”等创新工艺。这支平均年龄20岁的团队目前已累计获专利受理6项(发明专利2项)、软著2项、论文1篇。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刘灿
新闻链接: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