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报》2003年7月8日
记者 张 莺 王 东
6月刚走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校门的金加攀,已经是两家网络公司的经理。在校期间,他边读书边创业,由他创立的两家公司,如今业务蒸蒸日上。目前,他还从本校和宁波大学、复旦大学招募了26名毕业生。
金加攀是2000年秋考入该院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放暑假时,他去比仑监理建设公司勤工俭学,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由此萌生了自己开公司的想法。回校后,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创业这个让别人看来似乎是不务正业的想法竟然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为鼓励学生创业,学校还出台了系列政策,比如允许自主创业的学生免听部分课程,校方为学生
无偿提供场地,派教师指导业务等,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小金的创业热情。2002年10月,学校出资兴办的学生创业园区正式投入使用。小金和其余l3名学生成了该创业园区的首批学生老板。“我们都是学校创新学生培养模式的直接受益者,学校为我们的成才之路铺路搭桥,没有学校的支持,我们也不会有今天。”谈起创业的感受,和小金一样,几乎所有经历过创业的学生都将成就归功于学校。
学生置身学校为他们精心创设的“模拟社会”中边做边学,通过校园创业达到和企业岗位的“零”适应期,和外部让会的“零”距离。正是这“两个零”的学生培养新理念,让组建至今不满四年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尝到了甜头。在就、比形势并不乐观的今年,该校首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8.5%。据该院执行院长苏志刚介绍,有—家台资企业上门一口气要求学校给他们提供300名机械、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总共只有160人。喜人的就业现状,虽然与学校地处宁波经济开发区的地理优势不无相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自创立以来一以贯之的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
“学院刚成立那一年,我们招了800多名学生,因多属于省首批高职院校,一开始学生普遍觉得很不适应,不知道现在能学些什么,将来能做什么。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为学生开设了一堂特殊的始业教育课,在入学后的一个星期时间里,带学生参观开发区里的企业,感受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苏志刚说,学生从企业回到校园以后,情绪稳定了很多,许多学生反映原先还不知道企业原来如此急需应用型技术人才,短短一周时间让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为尽早实现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两个零”,学校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导入校园文化的体系中,让学生不出校园也可以同时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如果说开学初的始业教育是学生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话,那么,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则是将学生更深层次地推向了企业文化的前沿。
以学生创业园区为例,虽然学校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学生很多的支持,而且各专业还专门委派一定数量的教师予以技术指导,在园区管理上也实行一种模拟化的运作方式,但学校仍然要求落户园区的各个学生公司真实运转,以利润为考核标准,自负盈亏,优胜劣汰,使学生能在真正社会化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同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在创业园区,学生们既要了解市场又得熟悉业务,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不少学生还成了技术和业务的行家。一些学生老板深有感触地说,在创业园区这个大课堂里,我们不再是象牙塔内的观望者,而成为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实践者。
创业园区的成功创办,不仅成为学生接触企业文化的前沿阵地,而且还给学校解决了不少就业难题。据了解.今年的毕业生中涌现了宁波华业网络讯息公司、联信公司等5家学生创业公司,吸收了近80名应届毕业生就业。
双重文化露陶出来的毕业生更受到厂用人单位的青睐,近日学校组织全校8个专业的教师走访或信访了81家用人单位,了解该校76名毕业生的工作情况,结果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
迅速发展中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不会仅仅满足于为宁波、为浙江培养一线技术人才,他们的目标更高更远,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以及由止瞄来的人才缺口,让学校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今,他们已经把触角伸向了长三角的喉舌——大上海。
日前,该校在上海设立的大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将专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评估、咨询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学院执行院长苏志刚认为,之所以在上海设立一个高职研发中心,其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平台,促进学校与上海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联系和合作,集聚—批高职教育的专家,为学校发展服务。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咨洵服务、成果推广,为学校的优秀科研成果和毕业生推向上海市场搭起桥梁。
“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走俏全省,更要旺销长三角,要让我们学校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苏院长充满自信的话,为学校今后的办学方向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